“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支柱。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度。”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王士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过去十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已经从简单的工具应用逐渐融合到了高校各项活动中。
他表示,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对高校信息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有效运用新型信息技术,实现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新一代智慧校园,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快速发展的十年
《中国教育网络》:
回顾高教信息化这十年(2012-2022),您会如何总结?这十年可以分为哪些不同阶段?
王士贤:
高教信息化这十年(2012-2022)是高教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十年,尤其是近几年疫情防控工作对校园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线教学、课程平台、人才培养改革信息化、校园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信息化相关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目标,形成了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体系。
十年间,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包括实现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换代,IPv6得到规模化部署,校园网基础设施得到增强,出口带宽不断扩大,师生上网体验越来越好;
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种应用全面开花,水平不断提高;数据得到有效治理,信息孤岛问题明显解决,数据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取得了良好成效,智慧教室建设在高校中全面铺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常态,教师信息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信息化对科研的支撑明显增强,通过电子资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性能计算等支撑科研创新;
高校已普遍建立了相对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体系,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和机制基本形成。
这十年的高校信息化发展,可初步划分为基础建设、应用发展、智能融合等三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十二五”)对应校园网建设,以硬件为主,信息系统为辅,信息系统以满足部门业务为主,缺少统筹和整合;
应用发展阶段(“十三五”)更加重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启动了数据治理,数据共享程度明显提高;
智能融合阶段(“十四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始得到初步应用和探索。各高校信息化基础、进展情况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教育网络》:
十年前的高教信息化建设,与现在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哪些方面?
王士贤:
尽管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却很快。经过这十年的发展,高教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和网络宽带的改造升级,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教室已基本建设完成,优质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与输出等方面取得了进展,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各高校开展业务流程改造,大数据开始支持智能化决策,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十年前校园网无线AP仅900余颗,仅能满足1万个无线终端用户同时上无线网的需求,出口带宽10Gbps。
现在学校已部署无线AP2.9万余颗,基本实现了室内外全覆盖,出口带宽达到70Gbps;十年前校级数据中心规模很小,信息系统及其服务器建设分散且水平不高,十年来通过“十个一”工程等建设,信息门户华中大微校园、网站群平台、超算等200多个信息系统陆续上线,基本实现了校级业务全覆盖,智能问答系统、智能推荐系统、智能就业等多个应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上线运行,师生对信息化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四大难题与突破
《中国教育网络》:
这十年间,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建设期间遇到了哪些难题,有哪些突破?
王士贤:
这十年,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分散到统筹、从薄弱到增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这三个发展阶段。
从分散到统筹阶段:2012年起,学校信息化开始统筹工作,建立校级数据中心,将重要信息系统部署在校级数据中心运行,改变了原来硬件分散的局面;开始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信息门户和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开始应用集成和数据打通的工作,着手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从薄弱到增强阶段:“十二五”后期,虽然实现了一定的统筹和集成,但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数据打通不够全面,集成不够深入。
“十三五”期间,学校理顺了信息化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提出了通过“十个一”工程建成智慧校园的目标,信息化基础能力明显增强,应用系统得到全面建设和集成,数据全面打通,基本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了智慧教室、网上办事大厅、信息门户、网站群平台、数字迎新、数字化财务平台等一大批典型应用,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师生信息化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初步建成了具有华中大特色的全国一流智慧校园。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阶段:“十四五”初期,学校开始探索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陆续建设智能问答系统、智能推荐系统、智能就业、数据看板、大数据可视化交互平台等新应用。
学校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建设“智能化校园”和“数字孪生校园”为中长期目标,继续夯实和巩固“十个一”工程,重点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
实施“三大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以“教学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以“超算中心”为基础的科研信息化支撑平台和以“智能化决策系统”为重点的管理服务信息化综合平台(校园大脑)。推动学校实现管理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教学科研模式不断创新,“十四五”末建成全国一流的新一代“智慧校园”。
十年建设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在信息化方面也同样遇到了一些难题,并谋求一系列突破。
一是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先行,没有良好的信息化制度,很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学校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畅通高效的工作网络、实时响应的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体系,形成网信领导小组决策、专家委员会指导咨询、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统一管理、各部门共建共享、网络与计算中心技术支持、用户委员会参与评价、各单位及师生广泛应用的信息化工作机制。
开展对二级单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考核工作,成为网信工作新的抓手。制度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系统建设运行之前,规章制度要先行,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是部门之间就职责分工界限达成共识的过程,只有规章制度出台了,系统建设运行才能够顺畅,“急用先上”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后期容易因责任不清引起推诿扯皮,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好信息化建设,人、财、物都很重要,但重中之重是要有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队伍,包括管理队伍、开发队伍、运维队伍和服务队伍。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强调服务意识,强化工作能力,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和网络与计算中心出台关于实施教职工能力提升工程的政策,内部通过举办技术沙龙,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增进对各自工作内容、方法和成效的了解,提高内部协同能力;
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培训、认证等,提高技术能力,防止技术退化,近两年有34人次获得多种技术认证证书;
开展科学研究,总结实践方法和成果,提高攻坚克难能力,近10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04项,获得已授权的国家专利28项、国际专利1项、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软件著作权44项,发表论文156篇。通过种种举措,大大提高了教职工专业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是一网通办。近几年,大多高校都已开展“一网通办”建设,领导和部门的意识已经大为提高,推进工作已相对容易。
但仍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明确“一网通办”平台及其流程的部门分工,最好由校办牵头建设,网信部门负责平台技术建设及流程开发,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流程的需求确认、设计、宣传、推广应用、优化改进等工作,形成既各司其职又合力共建的局面。
其次要明确“一网通办”平台和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一网通办”平台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合在“一网通办”平台中建设,对于业务逻辑复杂、与业务系统深度耦合、统计分析功能要求高、非跨系统或跨部门的应用不适合在“一网通办”平台上实现,而应在业务信息系统中实现;
“一网通办”平台与业务信息系统不能是割裂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数据交换,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对“一网通办”平台的数据进行沉淀,充分发挥数据作用。最后要对流程进行持续优化,流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要根据部门需求、师生需求、数据中台建设进度、线下自助终端情况、业务信息系统系统建设进度、线下人工服务窗口情况等对流程进行不断进行优化、整合甚至取消,不断提升师生的使用体验。
华中科技大学网上办事大厅已上线流程363项,涵盖了几乎每一个部门,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基础数据库、信息门户、待办中心、网站群平台、统一通讯平台、电子签名系统、教务系统、学生出国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国际交流管理系统、人事处因私证照管理系统、校友办教育基金管理平台等业务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全面联动,成为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
四是数据治理。数据治理是高校信息化的热点也是难点,热点是因为数据不一致情况依然十分突出,数据质量仍然不高,师生对信息化体验差,吐槽多,领导对信息化成效存疑;难点在于数据治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平台和抓手,信息系统开发的越多,数据治理的难度越大,推进越费力,越难见到成效。
高校数据治理有两条路径,一种是全量治理,一种是场景化治理。
全量治理是指学校出台统一的数据标准,将学校所有数据进行同步并集中到一个数据湖中,然后按照标准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出具质量报告,要求各数据源按照质量报告对数据进行纠错、修正、梳理、清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次性解决问题,一劳永逸,但缺点是工程量浩大,数据源部门为了维持原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配合意愿低,因此,成功率很低。
场景化治理是指根据某个场景需要,对场景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治理,例如为了应对疫情需要对校内常住人员或经常出入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则重点对人员的基本数据进行治理。场景化治理的优点是需求和目标明确、涉及到的数据量较少,部门接受程度高,容易成功,缺点是仅能完成部分数据的治理,缺少总体规划,实现全部数据的治理所需周期较长。
华中科技大学的数据治理路径是两者结合,以场景化治理为主,首先是出台了数据标准,但并没有立即要求所有系统按照新标准改造,而是在数据共享过程中按需改造,就是需要被别人共享的数据如果不符合标准则需要改造。
其次是根据应用场景推进数据治理,学校建设了“一张表”平台,核心功能就是为院系提供教职工年度业绩考核,为满足这一场景,对教职工基本数据、各院系内设机构基本数据、教职工与机构的教学科研关联数据、教职工教学科研公益等数据进行治理,成效十分明显;
针对疫情常态化管控门禁管理的场景,对常住人口数据进行治理,理清了校园内常住人员、工作及合作人员的基本信息;为建设好数据看板系统,对人事、科研、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学工、网信等12个模块的核心数据再次梳理和核对,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
疫情后的高校信息化
《中国教育网络》:
后疫情时期,关于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您感觉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态势?
王士贤:
疫情对高校信息化的影响很大,一方面让信息化部门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信息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出以下态势:
一是学校对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信息化需求猛增,校园出入管理、校园内相关流调、迎新和返校、招生网上面试、线上答辩、视频会议、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教学、远程教学实验、科研资源的访问与协作等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并且有的任务要求时间很紧,给信息化基础支撑保障能力、信息系统快速开发能力、数据质量、系统联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将迎来春天。原来,由于信息化工作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被重视程度不够,各种投入也不足,信息化部门也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疫情防控常态化所带来的对信息化的需求猛增,将信息化部门推向了前台,很多工作都需要信息化部门的支撑才能实现,一些在原来十分困难例如数据治理、一网通办建设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推动。
三是在线教学可能会迎来突破性发展。疫情常态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将成为常态,随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出,原来一直不温不火的MOOC、SPOC、校内课程平台等可能会迎来大规模增长,发挥在线的全天候、全流程、全数据化的优势,倒逼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是科研信息化将会加速。“四个面向”对高校科研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疫情常态化环境下,传统科研模式面临挑战,基于信息化的科研协作必将加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基于云的科研协同、科研社区、科研交叉创新、科研数据等资源共享、超算平台建设等必将有新的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
您如何理解高校数字化转型?推进这项工作,需要重点注意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士贤:
当前,对高校来说,推进高校数字化转型也迫在眉睫,但高校数字化转型也面临很多挑战需要破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要深刻认识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教育面临重大改革以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和支撑高质量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来促进改革,用信息技术来赋能。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充分重视,才能推出更有力的举措,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是要正确理解数字化转型要转什么。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信息化应用和平台的简单升级提档,也不是简单满足高校当前业务需求,而是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变革、人才培养改革、科研范式和手段创新、管理服务流程重塑等,
这种转型和变革一定是来自内部力量的驱动,认识到数字化对推动学校大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机遇,而不仅仅是因为外部环境或数字化形势所迫或人云亦云,只有围绕高校根本任务和愿景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转变了,数字化转型才有意义,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否则数字化转型只能是空中楼阁,局部的信息化、数字化对高校的改革和创新影响有限。
三是要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要如何转。首先要夯实数字化基座,提高快速开发能力,做好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要靠技术来支撑和呈现,数字化基座必须扎实;
其次要推动业务改革,对学校发展愿景、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等核心业务进行深度梳理,提出适合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流程、新方案、新举措;
最后推动数字化和业务深度融合,实行业务和数据双驱动,业务推动数据提质,数据倒逼业务改进,业务数据深度融合,共融共生,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学校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改变未来,数字化成就更好的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撰文:陈荣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